-
南宋皇陵之所以设在绍兴,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:
1. "政治因素":绍兴是南宋的都城,政治中心。南宋皇帝为了保持对都城的控制,将皇陵建在政治中心附近,有利于维护皇权稳定。
2. "历史原因":绍兴在历史上曾是越国的都城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南宋皇室可能希望借助这一历史背景,增强自身的合法性。
3. "地理因素":绍兴地处江南水乡,风景秀丽,环境优美,有利于皇陵的长期保存。同时,绍兴周边交通便利,有利于祭祀活动。
4. "经济因素":南宋时期,江南地区经济繁荣,绍兴作为重要的经济中心,为皇陵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。
5. "风水因素":在古代,风水学对于选址具有重要意义。绍兴地区被认为具有较好的风水,有利于皇室的繁荣昌盛。
综上所述,南宋皇陵设在绍兴,是基于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经济和风水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。举报 -
1131年,隆佑太后病故,选址筑陵就被提上了议程,这着实让大臣们费了一番脑筋。因为北宋的陵墓在中原一带,而当时中原又被金兵占领。有一位大臣上奏,先把太后暂葬在江南,等收复中原以后再回迁。
北宋皇陵位于河南巩县,它的东南面有一座山叫青龙山,而绍兴县皋埠镇牌口村的东南面也有一座青龙山。为了承袭先朝遗风,南宋皇陵选址就确定在这里,宋六陵因此而建。
宋六陵的营建,始于宋哲宗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在绍兴病逝。嘉泰《会稽志》卷六《陵寝》有如下记述:“绍兴元年(公元1131)四月十四日,奉隆祐皇太后遗诰:“殓以常服,不得用金玉宝贝,权宜就近择地攒殡,候军事宁息,归葬园陵,所制梓宫,取周吾身,勿拘旧制,以为他日迁奉之便。”此攒宫之始也。“攒宫”,意为攒集梓宫。因为孟皇后曾经垂帘听政,所以当“以相臣为山陵使”,至六月初,攒宫告成。攒宫卜地就在越州会稽县,而道路桥梁之类皆命越州所管八县分地修营。此后南宋六位皇帝就相继埋葬在这里。宋六陵陵寝建筑仍沿袭北宋旧制,设有上宫、下宫和地宫,不失皇家等级规模。诸陵坐南朝北,薄土浅葬,目的是想有朝一日收复故地,回归北土后,归葬祖宗陵园。但苟安一隅的南宋王朝,以“国破山河碎”的结局而告终。诸帝遗骨非但未能如愿返归祖茔,反而在亡国后不久就遭到了强人的浩劫凌辱,陵园毁于一旦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