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绍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,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挑战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:
1. "产业结构单一":绍兴过去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主,产业结构相对单一,缺乏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,这可能限制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。
2. "历史包袱":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任务重,这可能会对城市现代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3. "地理位置":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,虽然地理位置较好,但相比沿海地区,其开放程度和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可能相对较弱。
4. "政策因素":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绍兴的发展产生影响。例如,一些政策可能更倾向于支持沿海地区的发展。
5. "人才流失":随着经济的发展,一些年轻人可能因为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选择离开绍兴。
6. "基础设施":虽然绍兴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有所改善,但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,仍存在一定的差距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,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。绍兴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,其发展潜力仍然巨大。随着政策的调整和自身努力的加强,绍兴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。举报 -
作为生在绍兴、长在绍兴、工作在杭州的离乡人士来一下这个问题。
绍兴的经济现状,横向比,应该说还算过得去。放到全国去,肯定还是牛逼的,但是放在浙江,现在大概只能排在中游。
纵向比,就有点尴尬了。要知道,在2010年左右,绍兴的经济曾经大有赶超温州的势头。而如今,却已经跟温州不在一个档次上。
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:从2013年到2018年,绍兴GDP的增长率为36.54%,看上去很不错,但却是浙江11个设区市里的倒数第一。
绍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?
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看。
先看外因。老越认为,这是主要的。
绍兴地处杭州、宁波两个二线城市之间,这样的地理位置显然制约了其发展,因为这两个城市的虹吸效应大于外溢效应。这方面老越已经在另一个里(绍兴、金华、嘉兴、衢州,你更看好谁?)详细展开讲过,这里就不重复了。
这样的局面,未来会有所改变吗?
长期看,有点机会。
杭州已经是新一线城市了,再发展几年,有可能外溢效应会更强一些。
其实,绍兴自己也已经看清楚了这样的形势。现在提的战略都是“融杭、融宁”,也就是一边对接杭州、一边对接宁波,希望分别融入杭州、宁波两个都市圈。
这样的战略,等于确认了自己作为小弟的身份,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,基本已经没有可能。绍兴未来的发展,更多要看杭州这个老大哥的脸色了。借着杭州发展的东风,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,争取在全省处于中上游的水平,还是有可能的。
再看内因。
从产业性质来说,绍兴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民营经济为主。这几年民营经济不好做,绍兴的发展自然受到了影响。
从产业结构来说,绍兴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区,尤其是纺织业,占了绍兴经济的半壁江山,位居全球第一。还带动了几个周边产业,比如化工(印染),纺织机械等等。问题是,纺织业基本上已经算是夕阳产业了,被人工成本更低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瓜分大部分市场,是迟早的事。
此外,绍兴的建筑业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。但问题是,未来的十年,房地产肯定会受到抑制。就算没受抑制,绍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培育出强势的本土房地产企业,只是到处去帮别人造房子,扮演的是建筑工人的角色,对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。
其余,金属加工(轴承、电机)、黄酒、珍珠(诸暨)、旅游等等,作为块状经济来说,很不错,但还不足以撑起整个绍兴的发展。
最关键的是,这几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,网络产业和电子等高科技产业,在绍兴都鲜少见到。直到最近,才有所布局。未来,滨海新区这一带,可能会有相对好一点的发展机会。
综上,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,都决定了绍兴经济在当前及今后几年都难有跨越式的发展。但是,这并不代表绍兴没有前途。随着绍兴对自己定位的逐渐清晰,其发展应该会越来越稳健。
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其实我们并不要求所在的城市都要“高大上”,有时候“小而美”反而更宜居。你说呢?
喜欢就关注我吧,跟老越一起追寻“越文化”,发现一个最真实的绍兴。
举报 -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