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《述暇客游记》一一
第十五章: 杭州行
126、 绍兴三绝入文化!
绍兴是著名的文化之乡,它的特点就是会稽的古地域文化,禹王越王的古名人文化,还有鲁迅效应的现代文化。而通过鲁迅的不杇之笔,绍兴又岀现了新的三绝文化。
一是乌蓬船。绍兴是水乡,江河湖泊,桥洞港巷里行驰的多是乌蓬船。它头尾微翘的小巧船体,中间罩着乌黑的船蓬,一叶浆橹,轻快便捷。过去,这里的人们出去种田、捕鱼捉虾、走亲访友、婚庆嫁娶都离不开小小的乌篷船。千百年来它并不闻名,但自经鲁迅《社戏》、《故乡》、《风波》的描写后,它便成了绍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。我们参观沈园后本想坐乌篷船回驿站后门码头,但终因饭点选在寻宝记酒家,而错过了坐乌篷船体验。
二是茴香豆。看了鲁迅的《孔乙己》,我想像中的茴香豆是湘南农村常见的蚕豆豌豆一类的。这次见到实物,竟是一种从未见过的豆类,比想象中大多了。茴香豆是绍兴的传统小吃,属于民间闲食,也是酒店四季常备的下酒物。我们在参观鲁迅故居的当天中餐,便慕名要了堞茴香豆,充当了一回孔乙己。
三是绍兴黄酒。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,唯中国有,有代表性的便是绍兴的花雕酒,还有女儿红。据上几天中央台电视节目介绍,花雕是寿庆酒,女儿红是婚庆酒,都具喜庆色彩。
黄酒呈琥珀色,透明澄澈,纯洁可爱,使人赏心悦目。这种透明琥珀色主要来自原料米和小麦本身的自然色素,并加入了适量糖色。
我们走在去鲁迅故居的步行街上,两边店铺里摆满了大坛的黄酒,十分诱人味蕾。可惜,那时正值疫情峰值,我们不敢放嘴痛饮,一饱酒福,只待来日再来了。
127、花雕酒和女儿红!
原西沙水警区林波政委发来绍兴黄酒小镇开酿节视频链接。我们年前正在绍兴,就此以亲身体验为林政委视频作注!
黄酒小镇位于绍兴市区西北几公里处,历史悠久,文化沉淀;晋风越韵,古意氤氲。居民们沿河而居,街坊临河,宅第傍水。粉墙、黛瓦、沿廊,构筑起一道独特的水乡风景线,呈现出一幅“小桥、流水、人家”的美丽画卷。是著名诗人贺知章、陆游的故里。
这里人杰地灵,近代更以盛产黄酒闻名于世。鲁迅小说里的阿Q,"走近柜台,从腰间伸出手来,满把是银的和铜的,在柜 上一扔说:现钱!打酒来!"他喝的就是绍兴黄酒。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对柜里说,“温两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”温的也是绍兴黄酒。人以酒丰,酒以人名。黄酒丰富了阿Q和孔乙己形象;阿Q和孔乙己更让黄酒岀了大名。
黄酒是我国的主要酒种。由于色泽橙黄,称为黄酒,因其越陈越香,又叫陈酒或老酒。绍兴是黄酒的主产地,我朋友圈曾说黄酒和乌蓬船、茴香豆是绍兴的“三绝"特产。这要归结为文学家鲁迅所赐,因为这些都是他笔下人物、布景的生动道具。其实,早在近千年前,宋陆游在《钗头凤》中就咏过绍兴黄酒了:"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"只不过诗词岀名了,黄酒的广告却没打响,还是鲁迅笔下会来亊。
视频里的黄酒开酿节,小桥流水,凌波仙女,歌甜人欢,预示祖国明年又将迎来一个醉太平年!